首页 > 福音宝库 > 方舟内刊
《方舟》第93期:《婴孩是谁?》
2025-03-19

婴孩是谁?

文:Ruth


经文:太2:13-23

31.jpg

前言:

弟兄姊妹们主内平安!

现今的圣诞节早已不是基督徒的专利了,尽管最早圣诞节的庆祝是源于教会。现代社会中,圣诞节甚至成为接受礼物、尽情吃喝、疯狂购物的代名词。然而当初将圣诞节期加入教会年历的初衷却是要让每个基督徒在对应的时节内思想对应的事,让每位信徒活在基督的救恩和圣灵的引导中。所以在这样一个特别的节期,我邀请弟兄姊妹一同来看马太福音2:13-23的经文,并思想这个题目:《婴孩是谁?》。

当我们阅读这处经文就会发现,马太叙述时有个很鲜明的特点,一句像公式一样的短句重复出现。本段经文内就出现了三次——“这是要应验先知所说的……”。可以说,本段经文信息就是围绕着作者提到的三个应验。那么,什么叫应验呢?现代人喜欢用巧合来解释预言的实现,但应验既不是巧合,也不是相似,而是神在历史上的计划必须成就与实现,是神信实与慈爱的彰显。就像圣经旧约中有关耶稣的预言有三百多个,它们一无差错地完全应验在耶稣一个人身上,百分之百的正确率是无法用一个简单的“巧合”来解释的。

那么,马太这里说的应验是指什么呢?

一、第一个应验(13-15节)——祂是拯救者

当博士们走后,约瑟在主的使者提示下,带着婴孩和妻子马利亚从伯利恒逃往埃及。太2:13中,主的使者说“因为希律必寻找小孩子,要除灭他。”所以他们不得不离开故乡。

那么,为什么是去埃及呢?从太2:13中,我们同样可以知道这是出于主使者的提示。如果从事情的表面来看,似乎也不难理解。首先,埃及已经脱离了希律管辖的范围,所以逃往埃及是安全的选择;其次,埃及当时是犹太人聚居的重要城市之一,所以犹太人在那里生活也不会觉得不习惯。接下来,马太就为他们逃往埃及的举动做了一个小小的总结——“这是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说:‘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太2:15下)马太所说的应验到底是哪位先知的话呢?何西阿书11:1说:“以色列年幼的时候我爱他,就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马太所说的应验正是出自何11:1)从何西阿书我们可以知道,先知其实是在讲论神如何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埃及的奴役和捆绑,其中所说的“我的儿子”指的是以色列这个国家。而这里马太却将先知的讲论用到了耶稣身上,仅仅是因为恰巧都出现了相同的地名——“埃及”吗?马太想要说明什么呢?

我们需要先对何西阿的预言作一个整体的了解。何西阿的信息是关乎以色列的堕落与失败:

从前神爱以色列民,视其为自己的儿子,当以色列国尚处在幼年时期(刚有国家雏形,还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时。)神便将他从埃及的奴役中拯救出来,为要让他们实现自己的使命——成为圣洁的国民,作神祭司的国度(参:出19:6)。然而以色列却一次又一次堕落失败,犯下了属灵的淫乱。神借何西阿的生活经历让他对神感同身受。当先知受到所爱之人不忠于他的极大痛苦时,神就对他说,“何西阿,现在你能了解我对以色列的感受吧!因为以色列像娼妓一样不忠于我。”先知何西阿在痛苦的磨炼中传达了神爱以色列民的伟大信息。尽管百姓们听了先知的话,转眼就遗忘,继续堕落,神仍然爱他们。尽管后来以色列国灭亡、百姓被掳四散,先知沉默了四百年,神仍然没有丢弃他们。正如赛63:9中所说的,“他们在一切苦难中,他也同受苦难。”那么神以怎样的方式同受苦难呢?曾经以色列因为避难逃亡埃及,如今这个婴孩也同样在幼年时避难于埃及。曾经神救年幼的以色列出埃及,如今神也照样要拯救这个婴孩免于死亡,出离埃及。曾经以色列民在出埃及的旷野中漂流了四十年,这个婴孩将来也要在旷野中禁食四十日并受魔鬼试探。当年以色列民在进入迦南前曾登高远望应许之地,耶稣后来也在高处向他的门徒们教导天国的律法……等等。这个名叫耶稣、与以色列的历史有如此多相似之处的婴孩,就是神自己。祂为何而来呢?因为神对以色列的爱没有改变,祂为了拯救他们而来。来2:10说:“原来那为万物所属、为万物所本的,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使救他们的元帅因受苦难得以完全,本是合宜的。”难道这位救恩的元帅还不够完全吗?要受苦难才能完全吗?当然不是,希伯来书的作者并不是说这位元帅的品德或属性有所缺欠,而是说祂要身受苦难才能有完全的人生经历。拥有了如此的经历,祂就真正合适作我们救恩的元帅,带领我们进入荣耀里。这也正是这位真以色列要完成的使命——将祂的百姓从罪恶中拯救出来,如同祂的名字“耶稣”一样。所以,当婴孩逃往埃及时,马太才会说这应验了:“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这是经文中提到的第一个应验。

二、第二个应验(16-18节)——祂是安慰者

接下来,希律果真如神的使者所说的那样,差人搜寻那个孩子,并将伯利恒城和四境所有两岁以内的男孩都杀尽了。当然,这里还是需要说明下,伯利恒实在是一个很小的城镇,当时即使所有两岁以下的男孩加起来,总数也不会超过30人。尽管如此,也不能抹杀希律犯下的罪行。但是有一点还是让人难以理解,为什么这样一个已经身居王位、拥有实权的希律竟然会对一个刚刚出生的、卑微木匠的孩子如此忌惮、感到不安,甚至不惜杀害伯利恒城及周边区域所有同龄的男孩?希律这么做仅仅因为这个婴孩是博士口中所说的“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人吗?要知道,希律当时不仅是位高权重,还得到罗马皇帝的大力支持。而那个孩子刚出生,无权无势,只不过是个卑微木匠的儿子,怎么能够威胁到希律的王权?

 可在这个事件的结尾,马太仍然说“这应验了耶利米先知所说的:‘在拉玛听见号啕大哭的声音,是拉结哭她儿女,她不肯受安慰,因为他们都不在了。”表面看来这个应验似乎与婴孩耶稣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先知的话无非是充满悲哀的言辞。那么,马太这里只是想表达跟当年的先知一样的感慨才这么说的吗?我们不妨看下经文的出处是怎么说的:“耶和华如此说:‘在拉玛听见号啕痛哭的声音,是拉结哭她儿女,不肯受安慰,因为他们都不在了。’(耶31:15)”某种意义来说,这是耶利米预言中最悲惨的一个,描绘了以色列民被掳巴比伦的凄惨遭遇。耶利米作先知的时候,北国以色列早已被亚述所灭,南国犹大也岌岌可危。耶利米和其它的先知一样,在发出国将败亡的警语时,心中充满悲哀。但同样与其他先知一样的是,耶利米的每一个预言中总带着一线希望和曙光,带着拯救的应许。耶利米书的30-33章这四章是整卷书的中心,其中就满了安慰,满了鼓舞与欢欣。这些预言是耶利米穿透当时密布的黑云,远远望见将来那个即将破晓的黎明和那位即将来临的救赎主而发出的。而马太所引耶利米的预言,正是出自这些安慰之卷。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我看不出其中的慰藉呢?我们不妨接下去看,耶31:16-17说:“耶和华如此说:‘你禁止声音不要哀哭,禁止眼目不要流泪,因你所作之工,必有赏赐,他们必从敌国归回。这是耶和华说的。’耶和华说:‘你末后必有指望,你的儿女必回到自己的境界。’”试想一下,耶利米当年说预言时国民的境况和耶稣时代伯利恒城百姓的遭遇是何等相似。不仅如此,他们悲惨经历的根源也都如出一辙,因为人的“罪”。这是一个很刺耳的词,但却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希律的残忍绝情以及对那位号称“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婴孩的忌惮,也正是源于人的罪。

马太这里引用耶利米的话,是想告诉以色列人拉结应擦干眼泪,止息哭泣。因为他们所指望得安慰的时候已经到来,正如耶利米所预言的。而这婴孩不仅是拯救者,也是那安慰者。

三、第三个应验(19-23节)——祂是王!

     希律的凶残霸道,终究不能改变神的计划。他死后,主的使者再次在梦中向约瑟显现,引导约瑟一家回到以色列地。但为了避开与其父亲大希律一样残暴的亚基老,约瑟并未带着妻儿回到当初离开的伯利恒,而是来到了大希律的二儿子希律安提帕管辖的加利利地境内的拿撒勒城。又一次,马太在描述了事件之后,加上了那句话:“这是要应验先知所说的,他将称为拿撒勒人的话。”

如果大家留意圣经的话,就会发现无论是圣经还是典外文献都没有出现过这句话,甚至都没有提到过“拿撒勒”这三个字。那马太又为何要这么说呢?

首先,23节中“先知”一词,原文使用了复数,说明这并不是指着某一个先知的预言,而是旧约先知所提到的普遍主题——弥赛亚将被人轻看,被人藐视。正如诗22:6说的那样:“但我是虫,不是人,被众人羞辱,被百姓藐视。”赛53:3说:“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就像拿撒勒在耶稣时代被人轻看一样。约1:46中,拿但业就曾说:“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

其次,希伯来文中“拿撒勒”的发音与“枝子”很像,而“枝子”是指向弥赛亚的,如赛11:1所说的,“从耶西的本必发一条,从他根生的枝子必结果实。”这里新的‘枝条’或‘枝子’就是指那一位新的君王:“弥赛亚”、“大卫的子孙”,他将从耶路撒冷“发生”及“结果实”。但这枝条很小,以致人家都认为它毫无价值,瞧不起它。先知在预言中宣告,当弥赛亚来的时候,祂将受人的藐视。人看祂不过是一截绿芽,一条嫩枝。但接着在赛11:2中先知又说,“耶和华的灵必住在祂身上,就是使祂有智慧和聪明的灵,谋略和能力的灵,知识和敬畏耶和华的灵。”耶利米书33:15中也说,“当那日子,那时候,我必使大卫公义的苗裔长起来。祂必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那被轻视的芽和嫩枝终要被人重视;那遭厌弃的必将掌权治理全地。这是马太在这段经文中所说的第三个应验,那个婴孩虽被人藐视、轻看,却是弥赛亚——那位真正的王!

总结:

    婴孩是谁?这既是作者马太要向我们每个人宣告的信息,同时也是今天我们需要向自己内心发问的问题。我们在嘘唏大希律残暴无情的同时,曾几何时我们的心中是否也想要阻止那位王的到来?对我们而言,在这个普世欢腾的热闹节期中,我们心中的那个婴孩只是圣诞节目中标配的“主角”抑或圣剧中的一个道具,还是救我们脱离老我的“新生王”?对我们来说,基督在我们心中作王只是决志祷告或圣诞节那一刻的事,还是一直持续到永恒的,生命中每一刻的事呢?求神帮助我们,赐福每一位属祂的儿女。 


推荐阅读

教会概况
教会简介
聚会时间
教牧同工
爱心公益
公告资讯
资讯动态
教会公告
联谊事工
青年联谊
中年联谊
迦勒联谊
伯特利联谊
晨祷组
聚会点
生命牧养
主日证道
查经聚会
新生命事工
系统栽培
会众服务
探访代祷
婚姻家庭辅导
婚礼预约
临终关怀
圣乐赞美
歌颂团
青年诗班
中年诗班
迦勒诗班
赞美诗歌
福音宝库
信仰要义
方舟内刊
灵修文摘
专题讲坛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电话:0592-5511667
邮箱:ndgc163@163.com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禾东路12号

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24 新区福音堂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闽(2024)0000011 闽ICP备2024050059号-1